首页 | > 一线传真 > 安全质量 |
防之于未萌 拧紧生产“安全阀”
坚持“防祸于未萌”,通过常态化警示教育增强全员风险敏感度,推动安全生产入脑入心,作为临近既有营业线典型项目,武梅铁路3标项目部以“练”备战、以“智”护航、以“训”赋能,多措并举,将安全生产抓在日常、管在经常,将项目生产“安全阀”拧得更紧更牢。
以“练”备战,常态化开展安全演练
自2024年10月正式进场施工以来,该项目始终将安全生产视为重中之重,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,全力筑牢安全防线。截至目前,项目部已成功组织6次安全演练,涵盖临近营业线施工影响营业线行车安全应急演练、火灾事故应急演练、隧道防坍塌事故应急演练、大型机械防倾覆应急演练、防洪防汛应急救援演练以及高温中暑应急救援演练等多种场景。每次演练都广泛动员劳务队伍、项目各岗位人员,尤其是青年员工全员参与、齐心上阵,真正实现人员全覆盖,确保安全意识深入人心。
图为安全演练现场(龙敏 摄)
“作为大型铁路施工项目,生产经营活动频繁且复杂,安全生产风险无处不在。”该项目安全总监李钢表示,“我们希望通过这些贴近实际、针对性强的演练,让员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风险所在。通过模拟可能发生的事故场景,让员工直观地感受到危险就在身边,从而时刻保持警惕,增强风险防范意识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在日常工作中做到防患于未然,保障每一位员工的生命安全和项目的顺利推进。”
以“智”护航 ,提升安全管理水平
将数字化与精细化管理作为提升项目管理水平的核心手段,全面引入并深度应用多种前沿技术与管理工具。目前,该项目已成功搭建并运行六大智能化管理系统,涵盖电子施工日志系统、工程影像资料管理平台、首件工程及技术交底数字化模块、视频监控系统、智能安全帽人员定位系统以及进度BIM管理可视化平台。通过这些系统的协同运作,实现了对施工过程的全方位、无死角管控,确保了信息的实时传递与精准反馈。
图为项目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平台(龙敏 摄)
作为既有营业线施工项目,施工环节复杂且技术要求极高,传统管理方式已难以满足项目精细化管控的需求。项目总工钟锐锋表示:“我们引入这些智能化管理系统,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项目管理效率和精准度。其中,BIM管理可视化平台让施工进度一目了然,为项目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可视化支持。这些系统的应用,不仅能提升管理效率,远程了解施工动态,更能及时发现并预防安全风险。”
秉持“机械化换人、自动化少人、智能化无人”理念,该项目试验室引入智能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系统。“对比传统的人工试验,该设备可以24小时不停作业,不仅能将试验检测效率提高3倍,还可以避免人力搬运体力劳损,消除人为误差,降低人工操作安全风险。”项目试验室主任高首威介绍道。
以训赋能,增强安全知识储备
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石,只有把生产“安全阀”拧得更紧更牢,才能保障项目的稳定发展,守护员工的生命安全。学论述、看安全警示教育纪录片……该项目部以早班会、安全生产周例会、月度生产周例会为契机,对全体员工开展常态化警示教育。同时,邀请劳务队伍代表参加会议,对日常生产工作中的隐患排查点进行详细通报,并通过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全员参与安全生产的积极性,营造出“人人讲安全、人人抓安全”的良好氛围。
图为开展营业线施工安全职工夜校培训(项目部供图)
此外,该项目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积极调动团组织力量,还荣获了集团公司“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”称号。在安全生产工作中,党员代表带头深入施工现场排查安全隐患,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;团支部通过开展主题团日活动,组织青年员工深入学习“总体国家安全观”重要理念。同时,项目部创新培训方式,依托职工夜校平台,系统开展营业线施工安全管控平台专项培训,重点提升员工科学统筹施工组织、优化天窗安排、确保施工计划兑现、如何有效减少施工对运输的影响等关键能力,为保障行车安全和施工安全提供坚实保障。